Search

《搣時潘新書《逝水浮城》閱後感》

萬物誰云皆自得,遇風還似砂飛。東流知否落紅疲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搣時潘新書《逝水浮城》閱後感》

萬物誰云皆自得,遇風還似砂飛。東流知否落紅疲,蓬瀛漂泊苦,恨海載須彌。

中有蜃樓千百疊,尺欄承寵天妃。瓦堆苔綠豈無期?韶華堪記取,燼冷亦何悲。

〈臨江仙.賦得逝水浮城〉

看到前中文補習老師搣時潘於新書《逝水浮城》的作品,我深感母語的偉大。於中學文憑試中文科獲取最高分的搣時潘,向來注重實用性,曾推出工具書《搣時潘文言範文教室》,而今次《逝水浮城》收錄她在香港充滿特色之處留下的印記,以及她圍繞「水」與「城」意象所寫的詩詞與散文,文章開首引用的就是一例。

疫情持續,不論武漢還是文人也深受其害,書展被逼延期,我唯有網購搣時潘新書。雖然無法於書展一睹搣時潘的風采,與她緊密握手,不過網購版也有好處,就是附送精美明信片乙張,題為「短暫如逝水,變幻似浮城」,正是香港的註腳。

全書分為六章,分別是〈漁港印象〉、〈彈丸之地〉、〈東方之珠〉、〈滄海桑田〉、〈山重水複〉與〈自白〉。簡單介紹香港歷史後,她談到香港的樓價問題,剖白讀大學期間住劏房的體驗,被前男友父母問起住處時,被前男友撒謊指她住私樓,令她自尊心受損。不過後來她改變想法,認為當找到自己價值後,住在何處亦不會自卑。搣時潘以近乎赤裸的心態,呈現最日常最私密的自我,真誠而動人,是我最喜歡的部份。

九廣鐵路、叮叮電車、舊法院古蹟、巨字廣告招牌與舊式小巴膠牌等充滿香港特色的事物,都成為搣時潘在書中的主題。舊法院一篇,她提起「高尚情操」,感嘆表示:「不知道泰美斯女神握著天秤的手會不會為之顫抖」,我看到這兒,百感交集,自己的手也同樣為之顫抖。

香港經常給人石屎森林的印象,不過其實大自然景色亦相當優美。搣時潘帶領讀者由霓虹燈映照下的夜旺角,去到水清沙幼的離島海灘,提醒大家香港的珍貴之處,令人油然起敬。這本書實在有點像旅遊特輯,很適合其他地區的人欣賞,比如台灣。

搣時潘在自白說:「逝水是短暫,浮城是動盪,這是我們逃不過的命運,只能奮勇向前。」我對著她的書揣摩良久,不勝唏噓,一陣對人生的疲累感席捲而來,拿起放在身邊的紙巾,靜靜抹去眼角滑落的一滴清淚。

最後引用《逝水浮城》中的一首詩〈法治〉:

法庭路近網魚驚,
治膾石人長執兵。
已恨江河蝦蠏盡,
死珠更滿十千籯。

文:謝天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作者已死。
View all posts